近日,某地方艙隔離點項目實施方案引起廣泛熱議。據了解,自今年3月份開始,不少地方以建設方艙隔離點進行發債,其中多以地方城投為項目主體。項目總投資金額在0.5億元至6億元不等。從全國來看,山東省發行方艙專項債項目數量最多。
以山東省煙臺市海陽市方艙隔離點項目為例,此項目總投資1.2億元,其中資本金2400萬元,占總投資的20%,由海陽市昊海城市開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自有資金出資;剩余9600萬元,由地方政府專項債資金和企業自籌解決。項目預測總收益可達2.40億元。此項目的爭議點主要在行文表述和收入測算來源上。

項目預期收入主要來源于非疫情期間,項目場地租賃收入、停車收入、配餐收入。運營期各年收入預測如下:假設全年按360天測算。本年度往后5年內為有疫情期,其中疫情期間140天,非疫情期220天;從第六年開始不考慮疫情期,全為非疫情期間。

首先,項目對疫情做了一個期限假設:5年,且每年疫情期140天,非疫情期220天。這個假設有無經過科學研判,我們不得而知。
無獨有偶,在福山區方艙隔離點項目中,有著類似的表述:本年度往后5年內為有疫情期,其中疫情期間110天,非疫情期250天。對此,煙臺市福山區衛健局有關人士稱時間是“大體估計”的結果。
其次,再看場地租賃收入,項目房間數量1000個,非疫情期間全部轉作養老出租用,根據市場調研并結合項目周邊收費標,按照110元/天收費,假設第一年出租率為60%,第二年出租率為70%,第三年出租率為80%且以后年度始終按80%測算并且自2027年開始五年價格上浮5%。除了每年遞增的出租率外,假定的疫情期和非疫情期沒有區別。根據假設,收入主要來源于非疫情期間,每年220天做養老中心使用,那么一旦疫情發生,住在里面的老人該去哪?另外,市場供需態勢多變,項目需求值得探討。
同樣,據福山區方艙隔離點項目實施方案披露:此項目總投資6億元,其中資本金2.60億元,占總投資的43.33%,由煙臺泓福城市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以自有資金出資;剩余3.4億元,由地方政府專項債資金解決。項目預測總收益可達15.67億元。其中關于場地租賃收入:項目房間數量1816間,自2024-2026 年間非疫情期間可以轉作簡易倉庫出租,假設1.6元/天/平方米,可出租面積為75329.55平方米,非疫情年全部轉作養老出租用,收費標準約200元/天/間。
在現有情況下,方艙專項債項目引起關注在情理之中,更何況是預測大膽、收益頗豐的實施方案。目前,我國本土疫情形勢嚴峻復雜,部分地區疫情擴散速度加快,防控難度不斷加大,地方財政收入承壓。發行專項債或許是短期平衡問題的一種舉措,但希望各地能仔細考量、長遠規劃,而不是滋生一批又一批既得利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