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普君分別統計了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間上會及初審的募投項目受關注程度。
在2017年至2018年1月上會問詢意見涉及募投項目的企業數量統計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從10月起的每個月,被問及募投項目的企業數較之前有了明顯的提高,占各月上會總數的比率同樣增高。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份的審核都是從10月17日大發審委上任開始的,我們能明顯感受到大發審委審核風格的特點。
反觀初審,可以看到初審反饋意見涉及募投項目的企業數量在2018年1月驟增。尚普君想,這可能是新一屆發審委對11月20日證監會第十七屆發行審核委員會就職儀式上,劉士余、王會民明確提出的嚴審要求做出的反應,在勇于投否決票的號召下,于12月對申報企業進行嚴審,在1月集中反饋所引發的現象。
募投項目其實一直備受發審委重視,在審核趨嚴的情況下,這種重視顯得尤為明顯。
尚普君在這里簡要分析下,為什么募投項目的關注度會有這么大的提高:
證監會主席在新發審委就職儀式上也明確說了,要為投資者篩選出優秀的價值投資標的。發審委的目的就是讓好企業過會,“好”除了各項指標健康外是不夠的,還需要企業有發展前景,對得起投資者的投資,能創造更大價值。
我們知道,募投項目的市場推測及盈利預期,能清晰而具體地反映出企業在中長期的發展規劃,體現了企業在未來的成長潛力和投資價值。從擬上市企業募投項目的好壞,最能具體的看出這家企業上市后的發展會怎樣。所以,募投項目對發審委來說,是判斷企業發展前景的重要依據。
尚普君的結論和此前同樣觀察到募投項目關注度提高的業內人士一樣,就是擬上市企業需要重視募投項目。尚普君認為擬上市企業不光要保證達到審核“標準”,做到沒有實質性上市障礙外,還要充分論證自己的發展前景。
如果將企業擬人化,那么行業前景是企業發展的基因,而募投項目就好比是后天努力了,可以說募投項目是擬上市企業證明自己具有發展潛力的最后機會。
在往后的日子里,也許發審委對募投項目的關注度會下降,原因應該是企業、投行對募投項目有了足夠的重視,在提高重視的同時,越來越多的擬上市企業也應該聘請像尚普咨詢這樣的專業機構來進行募投項目工作的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