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_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_在线观看一二三区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24個轉板案例,告訴你什么樣的新三板公司能上市

發布日期:2017-10-16 00:00:00 瀏覽量:0

分享到:

 

  2009年至今,累計已有24家新三板公司成功登陸A股。

  2009年7月,久其軟件通過證監會發審委審核,同年8月11日登陸中小板,成為首家成功“轉板”的新三板公司。2個月后,北陸藥業,成為創業板首批上市公司。

  隨后,2010年12月,世紀瑞爾登陸創業板;2011年,佳訊飛鴻、華宇軟件;2012年,博暉創新、東土科技;2014年,安控科技;2015年,雙杰電氣、康斯特、合縱科技;2016年,中旗股份;2017年,拓斯達、三星新材、光莆股份、新天藥業、艾艾精工、佩蒂股份,“轉板”公司數量已超過過去三年總和。

  此外,還有世紀天鴻、銀都股份、眾源新材、萬馬科技、阿科力、凱倫建材等6家公司通過審核尚未發行。

  能夠從新三板華麗轉身,變成一家真正的上市公司,相信一定是大多數企業家的夢想,也是所有投資人的“終極目標”。

  那么,究竟什么樣的新三板公司能在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成功上市?

  凈利潤:主板、中小板4000萬起,創業板3000萬可過關

  凈利潤,無疑是在考慮公司IPO時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尤其是上會前一年的凈利潤。

  24家“轉板”的新三板公司,在過會前一年的平均凈利潤(扣非前后孰低)達到5627.21萬元,上交所主板5家,平均8107萬元,深交所中小板2家,平均5037萬元,深交所創業板17家,平均4967萬元。

  在所有轉板的公司中,上個月剛剛過會的銀都股份(832772.OC)過會前一年凈利潤最高,達到了驚人的2.16億,而最低的則為2009年首批登陸創業板的北陸藥業,僅2531.90萬,不過北陸藥業在上市當年,凈利潤增長至3000萬以上。除了北陸藥業,也僅有艾艾精工這一家公司能夠在3000萬以下凈利潤的條件下成功過會。

  因此,可以看出,創業板3000萬、主板中小板4000萬凈利潤的最低要求,還是一個“鐵的紀律”。

  

 

  凈利潤指標,還要看在上會前三年的平均值和增長情況。

  三年凈利潤平均值方面,要求相對較低,24家公司中,有10家平均凈利潤在3000萬以下,北陸藥業在過會前三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平均凈利潤僅2000萬,分別為1,143.27萬、2,327.40萬、 2,531.90萬。近期過會的案例是萬馬科技,由于在2014年凈利潤僅432.65萬,平均凈利潤僅2418.78萬。

  比三年平均更為重要的,是三年間的增長情況。

  三胖哥對24家公司的“成長性”做了統計,驚人地發現,所有公司在三年間的復合增長率全部為正!而且,除了合縱科技為4.47%,其他23家公司都在10%以上。所有公司的三年間平均增速為40.42%。這樣的數據,絕對算得上是“高成長”。

  

 

  我們再來看今年過會的11家公司,不僅平均增速可以達到52%,而且所有公司都能保持在報告期三年連續增長!

  所以,從以上的數據可以看出,新三板公司在考慮“轉板”時,不僅要保證最近一年的凈利潤,更要對整個報告期內的凈利潤增長進行合適的籌劃。

  如果公司本身具備一定的“高成長屬性”,預期未來每年可保持30%-50%的增長,那么看建議在報告期第一年,將凈利潤規劃在2000萬-2500萬,第二年2500萬-3000萬,第三年,也就是上會前一年,保證至少3000萬以上凈利潤。

  如果是準備申報主板中小板,報告期第一年凈利潤則應在3000萬以上,并且保持每年至少20%的增長。

  按照“凈利潤不低于3000萬,過去三年均保持10%以上增長”的標準,我們從目前已IPO排隊的150家新三板公司中,做了篩選。

  令人驚訝的是,僅有37家公司滿足上述標準,超過75%的公司未能達標。

  

 

  最后再來說下行業。

  眾所周知,國家鼓勵的,未來有很大的成長空間的行業適合上市。產能過剩的、污染嚴重的、造假上市頻發的、社會輿論影響差的上市都非常困難。

  成功“轉板”的24家公司,分布于信息技術、醫藥生物、文化傳媒、基礎化工、機械設備、建材等10個行業。數量最多的行業,當屬信息技術,已有5家轉板公司,分別為世紀瑞爾、久其軟件、紫光華宇、東土科技和佳訊飛鴻。

  可見,能夠“轉板”的新三板公司,基本上是新興行業,有一定的成長空間。

  當然,還得說一件最為重要的事!

  在現階段,新三板公司若想成功上市,還不能有三類股東!